English

恣肆坦荡的情感流露

1998-11-09 来源:光明日报 张昊 我有话说

青年散文家凸凹近年著述颇丰,继散文集《游思无轨》编入“蓝焰文丛”出版后,最近又出版了散文集《无言的爱情》。读其作品,似乎看到一个来自深山里的文学青年,沿着祖祖辈辈走过的坎坷的路,走出了荒僻的深山野坳,走出那留有痛苦和伤痕的岫垭,来到了山外的世界。

读凸凹的作品,首先是为其凝炼而奥邃的文字所吸引,读着读着,渐渐进入作品中的意境。这是作者独辟的一方热圃,圃中有他用自己汗露育出的花与草。他的散文,与我早已熟悉的一些散文不同。甚至和我熟悉的有关散文的定义和理念都不同。我忽地悟出,他是属于新一代的散文家。是的,凸凹应属于文学上的“第四代人”。这批在60年代初生,80年代走出校门的一代新人,不用说和有过战争经历的人,就是同以“老三届”为主体的“上山下乡”运动为历史标志的“第三代人”,也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精神特征。他们是文学的“新生代”,从人生体验、认知角度、文化观念、人生价值等方面,与前代人都有着“代际差异”。这一代人是无羁无绊恣肆坦荡的,凸凹的作品明显地透出了这一点。两本散文集中,写爱情或亲情的作品占有相当的篇幅。特别是爱情的作品,从《吻迹》、《女性话题》,到《最初的情缘》、《咀嚼爱情》和《无言的爱情》,都那么毫无顾忌地坦露心迹,将爱情的赤焰小心地捧在掌心,甚至举得高高,荧荧地展示于人世间!这就是文坛的“第四代人”!我辈间谈起爱情,总是婉转闪灼羞羞答答,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。他们却不同,他们是深深理解了男女情爱的圣洁而又并非亵渎地予以讴歌的。

凸凹的写亲情的作品,感人至深的是那些写父爱特别是写母爱的作品。也许,童年或少年时期的艰难生活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。山里人的生活,远没有一些描写城市生活的小说中写的那样浪漫。在大山深处,人的生命的本能意识是一要生存,二要繁衍。直至现今,都没有完全摆脱这一点。山里人要种田,要上山砍柴、挖药材,甚至攀上万丈悬崖去采“五灵脂”,那是豁出性命才能干的事儿。而这一切,都是为了糊口。为了糊口,却又世代难以糊口,于是,饥饿、疫病、灾荒便频频折磨和摧残山里人。在这艰难竭蹶中,生活的一切重担便只会落在父母身上,为父母的艰辛便可想而知了,而年幼无知的孩童却难以理解。散文《另一种母亲》和《一张照片》,极真切地表达了人世间的挚爱亲情。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和爱,是永恒而神圣的。在人生旅途中,对于父母献出的珍贵情感,子女往往未必能体会得真切,故子女对父母的感情,有爱,有时也会有“恨”。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,是人生的苦乐、悲欢、荣辱等际遇的直接折射。凸凹作品中的亲情,是在审视自己人生道路和心路历程的同时,揭示出人生中最明白不过的道理:人首先要“活着”,这是远远超过任何伦理道德的人生最本质的要求;极端的贫困所造成的人生的无奈和尴尬,其根源在于历史的尴尬和悲哀。我们不难发现,凸凹的散文中,无形中构筑了一个“自我”的时空:这个空间,就是他曾生活过的那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子,那里有他的父母、弟弟和妹妹;时间的链条,便是他的童年和少年的一段岁月。而只有胸臆间流涌着沸腾的血,蕴蓄着激扬的情,才能在这个空间中纵横驰骋,如山泉般喷涌出篇篇真切感人的文字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